百度百科-科技赋能 盐碱滩变身丰产田
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2日电 题:科技赋能 盐碱滩变身丰产田新华社记者连振、刘懿德黄澄澄的玉米铺满宅院、堆成小山,乡民常迎春和妻子刘焕梅正忙着给玉米倒堆,通过暴晒下降玉米籽粒含水率。看着满院的玉米,常迎春喜上眉梢,“60亩地收了11万斤玉米,均匀亩产1800多斤,这在曾经想都不敢想”。10月29日,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三家子村,乡民刘焕梅在暴晒玉米。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常迎春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(以下简称“科左中旗”)花吐古拉镇三家子村的乡民。村里本来到处是盐碱地,“白花花一片,光长苗,不长棒,遇水就涝,天热就旱”,这是曩昔咱们种玉米的生动描写。“产值低、效益差,咱们都不乐意种田。”他说。科左中旗坐落西辽河平原区,苏打盐碱化犁地面积达193.7万亩,散布广泛。这些犁地,土壤盐分重、碱化度高、肥力低,农作物保苗难、成长慢、产值低。“玉米均匀亩产仅400斤到800斤,由于收入低,一些苏打盐碱化严峻的地块长时间撂荒。”科左中旗苏打盐碱化犁地改进试点演示项目科技组组长王伟说。2020年,科左中旗联合国内有关科研单位施行“2万亩苏打盐碱化犁地改进工程”,三家子村的6700亩盐碱地从此取得重生。“经屡次实验和剖析,咱们选用脱硫石膏、过磷酸钙、微生物菌剂、有机肥、腐熟牛粪、深松深耕等多个改进技能,别离能够起到改进酸碱度、提高有机质含量、添加渗透性等作用。”王伟说,由于各地苏打盐碱化犁地的状况不同,单一技能无法发挥作用,因而他们针对不同区域的土壤环境,把上述技能中的三至五项归纳打包使用,科技赋能,作用逐年闪现。3年来,通过工程、农艺、生物、化学等归纳改进手法,科左中旗2万亩苏打盐碱化犁地改进项目成效日渐明显。三家子村本年6700亩盐碱地改进地块的均匀亩产已达1750斤,比改进前添加了约1000斤。跟着盐碱滩变成丰产田,三家子村也发生了改变。从前的秋收时节,村里田间地头稀有繁忙现象,更稀有丰盈的高兴。现在,收割机、打捆机在农田络绎作业的轰鸣声,乡民们在自家宅院倒堆暴晒玉米时愉快的聊天声,现已成了村里秋收的“主旋律”,咱们自发改进苏打盐碱化犁地的积极性也被激起出来。乡民杜永吉家有120亩犁地,其间40亩坐落项目区。“本年的不同真是太大了,没改进的地块也就亩产700斤左右,改进的地块亩产能到达1600斤。”杜永吉说,他计划下一年把剩下的80亩“孬地”也改成“良田”。杜永吉不怕自己改欠好,由于在“农牧民讲堂”上,有专门的技能人员现场回答问题。这个“农牧民讲堂”是2020年秋季,由科左中旗盐碱化犁地改进试点演示项目专家组建立的。10月29日,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花吐古拉镇三家子村,乡民杜永吉在暴晒玉米。新华社记者 连振 摄专家们常常来到村里给咱们解说盐碱地改进、玉米栽培的技能问题。“到本年,‘农牧民讲堂’现已办了14期。专家们用专业的常识、丰厚的经历,让广阔乡民们带着问题来、带着办法走。”王伟说。苏打盐碱化犁地改进项目给乡民带去了技能,也送去了科学种田办法。常迎春坦言,咱们曾经浇地都是洪流漫灌,不只费水,也无益于改进土壤。“项目区里都是浅埋滴灌,成本低、节水多,盐碱堆积也少,现在咱们也都跟着用上了这项技能,省水省肥还增产。”他说。现在,科左中旗2万亩苏打盐碱化犁地改进试点演示项目现已完结。科左中旗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,首要栽培玉米,估计本年粮食产值达64.4亿斤,比上一年添加1.7亿斤。责编:秦雅楠